〔返回目錄〕
【看来似湖其实非湖】撒都说,一次他在沙漠区域旅行,觉得疲倦干渴,极欲得水。他就站在高坡之上,望见远处,有一湖水,喜出望外,以为可得湖水止渴。他就向湖直奔,跑了许久,方才发现,那个不是真湖,乃是日光反映,远看似湖,其实非湖。世上钱财、地位、名誉看来好似湖水,以为可以止渴,那知这些东西不能解决人生干渴。
【作传道人就不再渴了】某人他的父亲是在庚子年间殉道而死。某人那时自想,若果有人助我高小毕业,每月能赚二三十元就够了。果然有人助他高小毕了业,每月也能赚得二三十元了。但是不久,他同别人比一比,又想去进中学,果然也有人助他中学毕了业。一离开中学,又想进大学,果然有人帮助他进了大学。大学毕业之后,又想出洋留学,如果能得一个哲学博士,就能心满意足,再不求什么了。果然又有人帮助他去留学,果也得了哲学博士,也回国作了一个大学的教授。但是,他说,作了一个哲学博士,也不见得比高小毕业有什么更快乐。有一天,他得着了满足。他说,我父亲所得着的为他而死的那位基督,我也得着了。我要去作传道的工作,就不再渴了。
【何時稱富】一位老教授問一學生說,『人到何時纔堪稱富?』學生回答說,『若是他有一萬元?』老教授說,『不。』『若是他有兩萬元?』學生又說。老教授仍說,『不。』『十萬元?』『不。』『五十萬元?』學生以為此數目已經很大了,但是老教授仍舊說,『不。』學生惘然,無所再答,對他說,『我不知道,我不再說了。』同時要求教授發表他的意見。老教授回答說,『世人每每盼望比他所有的更多一點,因此人無稱富之時。』主耶穌說,『凡喝這水的,還要再渴。』(約四13)。